十二天,是一個即將養成習慣的節奏,習慣瀨戶內海溫暖、習慣這裡充滿生命力的每一處角落,習慣藝術即生活的平常與不凡,而我們選擇停留的駐足之處,更存在著每位藝術創作者對於這塊土地與環境的深刻理解,並透過一個個的藝術品傳達你我…。
航班、出團資訊
2025/10/07(二)|2025/10/21(二)
團費
Day 1
Day 2
高松港區展品:四國村おやねさん→ 装う神さま → 男木島→ 飯店。 [景點介紹]
Day 3
高松→ 小豆島:迷路のまち→ 樹屋Eyes of nature → 草.寄居蟹 → 超級大太郎 → 二十四瞳映畫村 → 醬油紀念館→ 飯店。[景點介紹]
Day 4
小豆島:小豆島橄欖公園→ 家計畫Shodoshima House Project → 西澤立衛-葺田パヴィリオン → 寒霞溪空の玉à はじまりの刻 → 中山千枚田 → 飯店。[景點介紹]
Day 5
小豆島 → 豊島 → 犬島 → 宇野 UNO飯店.瀬戸内温泉たまの湯。[景點介紹]
Day 6
岡山城、岡山後樂園 → 倉敷美觀地區 → 倉敷三井OUTLET → 飯店。[景點介紹]
Day 7
宇野港→ 直島:直島地中美術館→ 倍樂生之家→ 家計畫.南寺 → 飯店。[景點介紹]
Day 8
高見島 → 飯店。[景點介紹]
Day 9
伊吹島→ 高屋神社→ 父母ヶ浜-咖啡廳→ 善通寺 → 飯店。[景點介紹]
Day 10
本島 → 丸龜城 → 金刀比羅宮 → 飯店。[景點介紹]
Day 11
高松城跡(玉藻公園)→ 栗林公園 → 自由行 → 飯店。[景點介紹]
Day 12
自由活動 → 高松空港。
行程介紹
【中央商店街-丸龜町商店街】
高松中央商店街,位在高松市中心的商業區,由兵庫町、丸龜町、片原町、ライオン、南新町、田町及常磬町條商店街所構成,所有商店街加總共2.7公里,是日本最長的拱頂商店街(直線則為大阪天神橋筋商店街)。其中的丸龜町(まるがめまち)商店街為當時建造高松城時開通的大道,擁有400年歷史的丸龜町商店街一度沒落,在當地居民的努力之下,讓丸龜町商店街脫胎換骨成為獨具特色商店街。丸龜町商店街分為「丸亀町AVENUE」及「丸龜町Green」前後兩段,前段的三越百貨前的圓頂廣場(ドーム広場)四周名店林立,散步其中彷彿置身於歐洲精品大道;後段方形櫸樹廣場(けやき広場)讓「丸龜町Green」區綠意盎然,隱身期間的小店舖更具個人風格。
※ 原定女木島因展期未開放而取消,行程依現狀況調整。
【高松港區-四國村ミウゼアム】
四國村位於香川縣屋島山麓,占地廣大。中心為從四國四縣遷移復原的33棟建築物所組成的野外博物館—四國村博物館。經遷移復原的包含江戶至大正年間所建的住宅、工作室、集會所、劇院、米倉、醬油窖等先人實際居住、使用的建築,屋內梁柱及各式工具。園區內還有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的「四國村藝廊」、由古厝改建的烏龍麵店、神戶異人館搬過來的「四國村咖啡廳」等眾多魅力景點。
四國村おやねさん (左/中)
屋島新地標建築,具有獨特的起伏屋頂。她的暱稱是「大矢音小姐おやねさん」,是以四國村創始人加藤龍夫的名字命名,他對茅草屋頂的美麗著迷,並開始遷移和保存因現代化而消失的古老民居。
装う神さま-偽裝的神 (右)
尋找一位靜靜佇立的神。由贊岐石和鑄件製成的生物點綴在四國村周圍,作為連接家園的東西、紐帶的標誌及道路的標誌。
【男木島】
從高松島搭乘渡輪,經由女木島約40分即可到達男木島。斜坡上交疊的村落是男木島的特徵。這裡是能遇見帶著石牆的坡道、越過屋瓦望見的瀨戶內海等懷舊風景的島嶼。據說目前島民約有180人,但島貓卻有200多隻,因此又有「貓島」之稱。
步行方舟 (右)
彷彿溶入海洋和天空等處的藍白立體作品
在堤防展示從舊約聖經諾亞方舟獲得靈感的立體作品。方舟上有四座著色為白和藍的小山,把方舟彷彿即將渡海的模樣視覺化。
男木島之魂
在夜晚向天空投射光線的景象展現在眼前
迎接海島訪客的半透明空間。在屋頂上配置各種文字,日間其影子投影在地面。
※ 島上行程依現場人潮等狀況調整。
【小豆島】
在日本之內小豆島最先成功栽培了橄欖,以「橄欖之島」而聞名。該島是瀨戶內海的第二大島,是一個自然與文化融合且風光明媚的島。藝術祭期間分為土庄港、肥中山/中山、寒霞溪、北浦、福田、草壁港、田浦半島/坂手港及三都半島8大區域。
土庄港 迷路のまち周辺-迷路之街~變幻自在的路地空間~(左)
進入複雜狹窄的街區,如同在迷宮巡遊
讓房屋外牆延伸到室內,在建築物內部製作宛如洞穴般延長的道路。可實際步行於道路上體驗。
田浦半島 坂手港-美井戶神社(中)
8米高的雕刻出現在水井處
出現於水井的巨大雕刻設定為寓言中潛藏於古井底的地靈妖怪,會威脅人們。
草壁港-橄欖飛機頭(右)
在橄欖田出現的飛機頭造型的立體作品
在橄欖田設置髮型為飛機頭、臉型類似橄欖的立體作品。其實這個作品也是無人銷售的貨攤,可在凹陷處放置蔬菜水果等。
【二十四の瞳映画村】
二十四瞳映畫村是由1987年拍攝電影時使用的外景地改建而成的,有很多著名場景都是在這裏拍攝的。這裏有非常真實的木結構分教場(校舍)、男老師家的房子、漁夫家的房子、茶館等。
【丸金(マルキン)醬油記念館】
1907年創立的丸金醬油,是間擁有100多年的老字號店鋪,而丸金(マルキン)醬油記念館前身則由醬油工廠所改建,保留了傳統古法釀製醬油時使用的器具及釀製過程,告訴大家小豆島的醬油為何有獨到的甘甜香味。
【小豆島:天使步道(エンジェルロード)】
因潮汐影響在每日兩次海水退潮時所浮現出的沙洲步道,連結串起銀波浦內海外灘的島嶼,因此稱之為「天使步道」。傳說相愛的戀人一起牽手走過天使步道,戀情將會長長久久,於是在小島上不時可看見許多祈願繪馬懸掛在樹枝上,希望居住於此的天使見證其山盟海誓。
※ 島上行程依現場人潮等狀況調整。
【小豆島橄欖樹公園】
小豆島橄欖公園位於山腰上,可遠眺瀨戶內海。在廣闊的公園內,約種植了2000株左右的橄欖樹,以及130種以上的香草植物。這座橄欖樹公園因為是「魔女的宅急便」的拍攝地而聲名大噪。
【寒霞溪】
1300年前,因火山造山活動,歷經200萬年後形成今日的寒霞溪谷,在這自然景觀中,搭乘全長917公尺,高地落差317公尺,日本唯一可同時看到天空、大海以及溪谷的纜車,是最好欣賞四季景色的方式。寒霞溪谷的美,尤其是秋天時滿山谷的楓紅,享有日本三大絕色溪谷之一。除了搭乘纜車,另可選擇登山方式上山,由「星之城登山道」前往小豆島最高峰,途中亦可欣賞寒霞溪表12景及裏8景的自然景觀。
空の玉/寒霞渓
寒霞溪視野遼闊,大溪谷和瀨戶內海盡收眼底;亦是能看到島上特有植物和奇岩怪石的風景勝地,因而指定為國立公園和日本遺產。本次觀景台建材為直徑約4米的鐵球。鐵球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生鏽,融入周圍環境。
※ 島上行程依現場人潮等狀況調整。
【豊島】
聳立於島上的壇山,擁有豐富的湧泉,直到今日,這豐富的水源仍舊支撐著島上的稻作、農業及人們的生活。從島的南邊眺望瀨戶內海和北邊的梯田是必看的景點!
豊島美術館
豐島美術館位於面向瀨戶內海之豐島小山丘山腰,宛如一只倒扣的白色淺碟,靜靜隱身在山坡地之,只有曲線沒有角度,可說是將大自然與建築、藝術融為一體的美麗場所。由中西澤立衛與藝術家内藤禮建造出單一空間,也是館內唯一作品「母型」,看似空無一物的空間,卻也包羅萬物,透過館中的兩個天井窗口,讓陽光、風可貫穿其中,模糊室內外空界線,有如闖進夢裡才會顯現的空間,唯有親自走一遭,才能感受生命純粹的存在。
豐島橫尾館(左)
在屋外也能看到石頭庭院,池塘和圓筒狀的塔。
將古民家改造,由母屋、倉庫、納屋而構成。館內收納11個作品。
島廚房(右)
透過藝術和食物來連接人和人
修整古老民房,打造用大屋頂環繞的餐飲店。已經成為島民熟悉的平台。
【犬島】
「犬島」是瀨戶內海上鄰近岡山的一座小島,1909年因發展製銅產業,在島上設立了龐大的工廠設施,工廠僅營運10多年,便慘遭成為廢墟的命運。2008年透過藝術改造,昔日荒廢的工廠搖身一變成犬島精鍊所美術館,展示犬島的過往與未來。並在2010年邀請日本知名建築師妹島和世執行「家計畫」活動,還能欣賞妹島和世的作品,成為文青旅人們推薦的瀨戶內海必訪景點之一。
犬島精鍊所美術館
回顧失去之物並思考未來的場所
讓現代化產業遺產的煉銅廠遺構重生的美術館。活用自然能源,使用在犬島採掘的石材和熔渣磚等進行設計,不造成環境負擔。在內部展示以對日本現代化拉警鐘的三島由紀夫為題材的作品。成為回顧現代社會所失去的東西,並思考未來的契機。
犬島「家計劃」
島內有5間美術展覽室坐落於各處,可欣賞與島上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觀等成為一體的作品群。
【岡山 Uno Hotel】
於2021年7月開幕的Uno Hotel,來自岡山悠遠而深情的家族建業,他們將瀨戶內海的熱情與恬靜完整地融合於飯店內的每一個角落,也將旅人們於旅程中的疲憊在一踏足飯店領地內時,將之融散。 從飯店領地的入口開始,從玄關、大廳、共享空間、餐廳、房間等的動線安排及空間設計,時刻都能盡覽與瞥見戶外幻化的景色,就像是捨不得讓旅人錯過瀨戶內海每一刻的模樣,那樣的緊扣你的視線,令人沉浸和放鬆!
【瀬戸内温泉たまの湯】
【倉敷美觀地區】
倉敷美觀地區的白牆倉庫、海參牆、柳樹成行,景色古雅。傳統建築營造的街景和倉敷川沿岸的復古現代風景繼續讓世界各地的人們著迷。這裡林立著販售倉敷帆布、倉敷牛仔布等倉敷品牌的時尚商店,以及翻新後的聯排別墅內的咖啡館,一年四季都擠滿了遊客。
※ 島上行程依現場人潮等狀況調整。
【直島】
過去的直島與犬島曾為排放二氧化硫的煉油廠,但隨時代逐漸沒落。在福武基金會 董事會主席福武總一郎人邀集安藤忠雄、草間彌生等知名藝術大師的長期耕耘下,充滿生命力的「直島」逐漸變成「藝術聖地」的代名詞,於瀨戶內海中找到獨有的一席藝文之地。人口不到4,000人的直島,曾被英國著名旅遊雜誌《Traveler》選為「世界上最值得旅遊的七個文化名勝」之一。
地中美術館
安藤忠雄設計的建築物埋設於地面下,以免損及瀨戶內海景緻與大自然。長年設置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和瓦爾特·德·瑪麗亞 (Walter de Maria)、的作品。此外雖然位於地面下但有自然光線照進,不同時段、季節呈現風貌各異,因此不論造訪幾次都會有嶄新發現。
李禹煥美術館
第一座李禹煥個人美術館,由安藤忠雄設計,充分應用從山谷延伸至海岸之地形。館內有設置自然岩石與鐵板雕刻作品的「照應廣場」與收藏有1970年代至今繪畫、雕刻作品之「邂逅廳」等。
※ 圖片來源:地中美術館官方網站。
倍樂生之屋 博物館 (Benesse House Museum)
美術館與飯店融為一體的設施,特徵在於有許多藝術家滯留此地專門為此受託創作的專屬作品。今年以「聚焦社會」為主題,結合收藏作品與國吉康雄作品進行展示。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的活動基礎問題意識之一正是如何面對現代社會之都市化、近代化問題,讓參觀者透過展示重新省思自己身處之時代與社會。
※ 圖片來源:地中美術館官方網站。
家計劃
家計劃改建直島獨特的民宅或寺廟神社,將空間本身營造成藝術作品。當地居民仍然實際生活在這些地區,交織著人們生活的時間與記憶;家計劃從1998年開始,目前已有7棟對外公開。
Naoshima Bath “I❤湯 (I Love YU)”
這是一座由藝術家大竹伸朗設計,且能夠盡享泡澡的美術設施。 這座澡堂不僅是直島島民的活力源泉,更是一處維繫國內外訪客與直島島民的交流聖地。除內外部裝潢,浴池、浴室壁畫、馬賽克畫、衛生間陶瓷器均展現着大竹伸朗的世界觀。
這座澡堂由NPO法人直島旅遊協會運營管理,旨在實現與當地的聯動。 沉浸在浴池中全身心地感受藝術吧。
※ 圖片來源:地中美術館官方網站。
Setouchi “ ” Archive (左上)
以新切入點呈現瀨戶內海地區的景觀、風土、民俗和歷史等文化的資料館
宮浦畫廊六區*從2019年開始推動藝術家下道基行的專案《瀨戶內「 」資料館》。專案內容是邀請當地居民、相關人士和各領域的專家一同針對瀨戶內海地區的景觀、風土、民俗和歷史等領域,進行調查、收集、展示與交換意見。「 」裡標示的是每次調查與展示的主題。專案記錄與保存一連串的活動,活用於之後的活動中。
直島展覽館(右)
繼《海邊驛站「直島」》、《紅南瓜》後,在直島海運門戶-宮浦港周邊設置嶄新地標。作品理念是在27座島嶼構成的直島外發現「第28座島」,靈感來自海面上的海市蜃樓「浮島現象」,特徵則是輕快且充滿浮游感的形狀。
【高見島】
高見島漂浮於多度津町西北的海面約7.5公里,是一座面積2.35平方公里,周長6.4公里,南北細長的圓錐形島嶼,數十人在此生活。 平地稀少,家戶以階梯狀修建於陡坡上,石牆則以亂積法不規則的堆砌天然岩石而成等,保留了島嶼獨特的樣貌
[秋季限定] かたちづくられるもの (左)
用藍曬法表現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這是將高見島人與人之間的羈絆與寺廟、神社等處粘貼的無數千手紙護身符的圖像相重疊而創作的裝置作品。
[秋季限定] 過日の同居2022(右上)
在80年歷史的房屋裏延展的過去與現在 一樓部分,基於對高見島的廢村板持地區的調查而描繪的舊作,進行了部分翻新。在閣樓最裏邊的房間裏,展示了新的作品。
[秋季限定] 通りぬけた家(右下)
在一座不再有人居住的破敗的房子裏能看到什麽? 一根鐵管框架尖銳地刺穿了一棟廢棄的房子,這棟房子現在沒有人住在裏面,看起來好像隨時都會消失。 只有穿堂風將房子的存在可視化了。
~ melting dream ~
為什麼薔薇花最受喜愛 約500朵的粉紅色薔薇花是由糖膏所製成,與在高見島採摘的薔薇花一同裝飾於此,並隨著時間流逝而融化。
【伊吹島】
伊吹島位於觀音寺港西方約10公里處,人人熟知的讚岐烏龍麵高湯「伊吹魚乾」的產地,優質的魚乾是在捕獲後30分鐘內送往島上的加工廠,立刻煮沸並以機器烘乾,於隔天出貨,因此特色在於良好的鮮度。此外,這裡也是日本唯一保留平安時代京都用語重音之處等,傳承著獨特的文化。
伊吹の樹
橫向延伸的巨大生命之樹代表子宮,從地面和樹之間的空間鑽出來意指離開母體,來到這個世界上。 除了本作品之外,同時準備“貨攤巡遊”計畫。這是使用親手製作流動攤位,提供印尼食物等的創意點子。
[秋季限定] ものがみる夢 (左)
島之庭園和海之庭園~沉睡於島上之物匯集而成的2幅風景,兩位建築師喜愛過去伊吹島居民使用過的生活用品,於是在窗外就是美麗海景的2間教室建構了表達喜愛之情的世界。
トイレの家 (右上)
光線從天花板和牆壁等的縫隙射入屋內,在屋內造成的影子宛如迷宮,讓人聯想到島上錯綜複雜的小巷。
魚干庵 (右下)
悠閒放鬆的休憩場所 在自古因捕撈沙丁魚而繁榮的伊吹島,製作成為“島上小集會所”的茅廬。建築材料使用加工小沙丁魚乾的蒸籠、島上的石牆、瓦片和廢木材等。
【高屋神社】
高屋神社位於標高404m處,從山頂可遠望觀音寺及美麗的瀨戶內海。若天氣良好,更遠可看到愛媛縣的石鎚山,是個絕佳的觀景地點。本宮的鳥居「天空鳥居」遠近馳名,2018年被選為四國八十八景之一。從下宮(位於山腰的神社)的里宮到本殿的階梯中,最後的270階為高寬的石階,中段可看到部分看似動搖的岩石,但用手指碰觸,卻一動也不動。
【父母ヶ浜】
父母ヶ浜~位在香川縣三豐市的父母濱,長約一公里,在地人自豪的恬靜海水浴場,時機恰好的時候,可以拍出宛如南美洲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湖畔的天空之鏡美景照片,這裡就是蔚為話題,因此2018年在「夕陽絕景排名」中將其選為日本第一。
【善通寺】
善通寺其歷史可追溯至807年,為空海(774-835)在祖先留下的寺廟旁修建。佔地廣大的基地上,現有二處聖地:一是空海所建的東院,一是空海誕生之地(19世紀末前是別處寺廟的西院)。寺院境內有2株樹齡超過1,100年,從空海時代起即樹木參天,猶如覆蓋著地面般巨大的楠木。西院的腹地較東院小,御影堂為參拜者們所景仰,建造於空海出生地之上的壯麗御影堂,供奉真言宗始祖—空海本尊。
【本島】
本島因周邊海水潮流速度很快的自然環境,培育出日本頂尖的操縱船隻、造船技術的船員稱為「鹽飽水軍」。江戶時代末期,首次從日本橫渡太平洋的『咸臨丸』,船員50人中約7成為本島、鹽飽諸島出身者。過往本島繁榮海運,至今仍保有許多可感受到當時歷史的景點,如:鹽飽政廳-鹽飽勤番所及笠島地區等。
[秋季限定] 咸臨の家 (左)
超越各種繪畫文化而打造的房屋, 曾經是咸臨丸船員的橫井松太郎先生的出生的家成為會場。以江戶時代的杉板門畫、清真寺的瓷磚畫和教堂的馬賽克畫等為創意的原點,製作有多樣性且色彩豐富的空間。
[秋季限定] Revolution / WorldLines (右上)
傳統建築中的奇特空間與宇宙 笠島地區被選定為重要傳統建築物群保存地區,作者在此陳列裝置藝術。利用鹽飽木匠所建造的建築物中的梁柱、榻榻米和門窗等具有的勻稱性,使用殘留的備品,打造實像和虛像交織而成的作品。
[秋季限定] 水下之天空 (右下)
裹著砂的船在風中搖晃 藝術家在島上瞭解到漁夫的沉重體力勞動和造船技術等,並感受到構建文化的歷史,因此製作讓人想到日式木船的立體作品。老舊漁網和繩索等糾纏在船底,宛如幻想城鎮的浮雕。
【丸龜城】
白色的天守及日本第一高石垣以引為傲的名城
約400年前建造的丸龜城,使用了全國少見的木造天守,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將天守往高處堆砌、總高度約60公尺,為日本第一高的石垣,其堆砌出美麗弧度的石垣是丸龜城的特色。丸龜城同時也是被建築、土木、考古等各領域的專家選定為「日本的100名城」。
【金刀比羅宮】
金刀比羅宮又暱稱「金比羅公」,是知名的海神,但主祭神為大物主神,司掌農、漁業、醫藥、技藝等。江戶時代,庶民不允許自由旅行,但允許參拜金刀比羅宮,故參拜金刀比羅宮為一年一度的盛事,無法前往參拜者,除了託人代行之外,也有將香油錢及路上伙食費綁在狗脖子上也稱「金比羅犬」,由參拜者引領前往,也因此至今有許多人會帶著家裡的狗狗一同前往喔~此外,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需要攀爬相當長的石階梯參拜,到本宮為785階,至後院的合計階梯數為1368階。
參道上有許多咖啡館、伴手禮店及烏龍麵店等店鋪,相當熱鬧;亦有租借攀登階梯用之木杖給需要的參拜客使用。
【栗林公園】
日本四國地方最著名的庭院,有一步一景之稱,總面積約75公頃,是全日本指定特別名勝中最大的庭園。 栗林公園以翠綠的紫雲山為背景,由6個水池、13座假山以及10多個亭閣巧妙的佈局而成,處處景緻皆不同,四季呈現不同風貌。其中以鶴龜松、箱松、屏風松等1,400多株松樹最為珍貴,樹齡大多在一兩百年以上,經過人工細心照料,每一株都長得姿態各異,優雅古典,實在令人賞心悅目又感到敬佩。
南庭為迴遊式庭園,北庭是近代的準洋式庭院。最南端南湖畔的掬月亭,是欣賞水池與奇岩怪石的最佳景點,原來是籓政時代籓主招待貴賓賞景品茗的茶屋,現今也對外開放並提供抹茶與栗子點心服務,坐在此處喝抹茶賞景,是另一個迷人景點。
春季梅花、櫻花、杜鵑花等各種花同時開放,爭奇鬥艷。夏季池中的水蓮,菖蒲花媚惑妖嬈。秋季燦爛的楓葉,非常耀眼。
注意事項
日和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服務內容
我們也歡迎個別相關旅遊行程諮詢: